玉环水暖阀门产业加速升级

作为水暖阀门产业的代表,玉环被冠以“中国阀门之都”“中国水龙头生产基地”等称号,是中国最大的中低压铜制阀门和水暖卫浴产品生产出口基地。

近几年来,玉环水暖阀门行业产业升级迅速,行业技改力度不断加大,集群效应明显,配套产业日趋成熟。

从制造走向创造

历经30多年的发展,玉环水暖阀门已形成从模具研发、铜棒加工到锻造、精加工、电镀、抛砂、装配等完整产业链,拥有成品和配件生产企业1300多家,具备1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系列产品生产能力,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玉环号称全国数一数二的水暖阀门生产基地,却有一个致命“软肋”:产品一半以上依靠外销,国外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水暖阀门行业就会喷嚏连连,伤风感冒。

“玉环的阀门企业出口产品以中低档类为主,且出口数量较大,存在外贸依存度过高这一‘短板’,使得水暖阀门行业很容易受制于人。”浙江省水暖阀门协会秘书长陈林贵认为,做OEM(代工生产),主动权在客户手中,容易导致企业无序竞争,而自主品牌可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来提高售价,获取更大的利润,且产业稳定性强,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同时能有效控制库存。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进出口贸易,近些年来,玉环阀门企业开始逐渐脱离传统的“低价”策略,选择通过打造自主品牌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曾经和很多同行企业一样,一开始借着为洋品牌代工而涉足阀门行业的浙江达柏林阀门有限公司,凭借自主品牌华丽转身,成功摆脱了为国外企业打工的角色,还将自己的自主品牌——“DOUBLE-LIN”(达柏林)推向了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意大利的阀门产业能发展百余年,而中国台湾的阀门产业却昙花一现,其根本原因在于意大利的阀门企业大部分拥有自己的品牌,拥有品牌优势,所以我踏入这个行业就专注于走品牌之路。”浙江达柏林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林认为,如果没有品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阀门行业迟早会失去竞争力。

正是因为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短短19年时间,达柏林阀门从刚成立的小公司蜕变成如今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在2008年最严重的经济动荡时,不仅实现销售额稳定增长,还倒逼开拓了国内市场。

据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全力推进质量提升、品牌建设、标准引领和外贸预警等工作,2018年,玉环市水暖阀门行业实现产值349.8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自营出口144亿元,同比增长17%。

技改提供技术加持

一个铜毛坯送进全自动数控机床,几分钟后,铣平面、钻深孔、攻螺纹三道工序一气呵成。在台州苏捷制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通过对设备进行改良后,产品一次性加工出来,产品精确度比原先更高。

“‘机器换人’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从本质上促使了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同时减少了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台州苏捷制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愈说。

近几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加大装备投入,玉环水暖阀门产业层次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全球金融海啸后,装备投入更是成了各家角逐的重头戏。

达柏林阀门在过去几年陆续引进近40台自动化设备。记者了解到,为确保产品毛坯密实度,达柏林对锻床吨位进行升级,并使用“荷定仪”对锻床的吨位进行实时监测。

这场席卷玉环水暖阀门业的技改热,也令陈林贵感触颇深:“苏尔达”从国外购进抛光机后,抛光工人从原来的百余名减少到20多名;“永德信”大批购进专用机床后,再通过对工艺流程的改进,工作效率提高30%以上……

陈林贵告诉记者,玉环水暖阀门生产企业大多数添置了专用机床等新设备。“产量提升了,质量稳定了,品牌的附加值自然随之提高。有了品质过硬的产品,就不愁打不开市场。”

为推动行业质量创新,水暖阀门全行业每年投入8.32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拥有发明专利168件,无铅青铜水暖用材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苏尔达”“海天”先后摘得世界最高等级工业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此外,为填补“销售链条”空白,玉环引进以亿联·玉环国际阀门建材城、达升物流为代表的一系列水暖阀门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重构产业集聚发展框架,在对内销售、对外出口、电商服务、物流运输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实现全行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的产业延链、补链,块状经济优势加快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