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声音日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央广网推出《党史声音日历》,用声音带你穿越百年时光。

【党史上的今天】

1978年11月25日,党中央作出了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序幕。

“十年九旱,不旱则涝。”

长期以来,中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据调查,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三北地区有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三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三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印发,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揭开了我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序幕。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建设任务完成后,可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003年,三北工程创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

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

在三北工程建设中,三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治沙治害、植绿致富,创造了沙海变林海、荒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培养了以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铸就了不畏艰难、艰苦奋斗,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进入“十四五”,生态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三北工程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全面推进科学绿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三北工程力量。